世界樂器真奇妙之按鍵提琴

Nyckelharpa(keyed fiddle = keyharp=按鍵提琴)


🎵瑞典的國寶級傳統弦樂器小檔案🎶

一.名稱:
尼古赫巴琴,字面意思是"有琴鍵的豎琴",一般人們常常稱這種樂器為"按鍵提琴"(Keyed fiddle)。


二.外型與結構:
既像提琴又像手搖琴(hurdy gurdy)。琴頸上有若干琴鍵,按壓琴鍵可以改變琴弦的的斜度從而改變音符,每次按琴鍵的時候,我們都能聽到"咔咔咔"的聲音。琴身上的琴弦可分成兩種,一種叫旋律弦 (melody strings),用來彈奏音樂;另一種叫共鳴弦,以振動的方式與旋律弦演奏的樂音產生共鳴,琴弓一般不會觸踫。十四世紀的尼古赫帕只有一層琴鍵,直至十六世紀才裝上共鳴弦。


三.演奏方式:
演奏者一手拉動弓弦,一手操作琴鍵,演奏者可以站著也可以坐著演奏它。


四.歷史:
在瑞典哥特蘭島上有一間修道院,始建於1350年,浮雕上就已出現這種樂器的演奏,這是當前所發現的這種樂器最早出現的年代。除了北歐,德國和義大利的一些古老的畫作上也可以看到這種樂器的身影。十六十七世紀,尼古赫巴琴在德國被稱為"Schlüsselfidel"。十六世紀早期,這種樂器開始在瑞典東部的阿普瀾省等地流行,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,尼古赫巴琴經過人們多次改良才使其成為一種更像提琴,而不再只能演奏低音的樂器。


五.演奏錄音:
1.SKÁLD - Flúga



2.Erik Rydvall:巴哈雙小提琴協奏曲

(第二個演奏家有臉書粉絲頁Erik Rydvall,有興趣的人可以追蹤觀看)


圖片及資料參考網站:
3.臉書粉絲頁Erik Rydvall

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